ballbet贝博·艾弗森官网

“十四五”时期体育强国建ballbet贝博·(中国)艾弗森官网设交出高分答卷
栏目:体育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8-26 06:18:28

  近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。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在会上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全国体育系统立足高质量发展,强化改革创新,体育强国建设奋斗目标更加清晰,治理能力提升,多元价值和功能日益彰显。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,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经济转型增添了新的动力。

  高志丹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体育在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精神力量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
  一是全民健身取得惠民新成效。截至2024年,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.3亿平方米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加了11.31亿平方米。全民健身日、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联动各地、贯穿全年,呈现出“天天有赛事、人人可参与”的生动局面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71万人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超过38.5%,科学健身指导通过App、短视频和直播间走进千家万户。“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带动冰雪文化、冰雪产业实现新发展。

  二是竞技体育彰显强国新形象。截至2024年底,“十四五”时期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,创世界纪录68次。北京冬奥会参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,巴黎奥运会创造境外参赛最好成绩,跻身奥运强国之列,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形象。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、杭州亚运会、哈尔滨亚冬会、成都大运会、世运会,“冬奥精神”汇聚时代力量,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体育成就备受瞩目。

  ballbet贝博

  三是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。出台冰雪经济、户外运动等政策,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,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%。“赛事进景区、进街区、进商圈”,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,“苏超”“村超”火爆出圈。

  四是体育文化展现时代新活力。“中华体育精神颂”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,优秀运动员赴学校、到军营、走边疆、访港澳,体育正能量持续充盈。武术成为达喀尔青奥会比赛项目,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广泛传播,国际体育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大,体育对外交往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五是体育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。改变体育发展方式,充分挖掘现有资源,走内涵式发展道路,城乡社区闲置空地已经成为群众健身的重要阵地;改革体育工作评价方式,研究制定了体育强国建设指标体系;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方面的积极性,并取得显著成效;推动修订完善体育法和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,设立体育仲裁中心,体育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;扎实推进足球改革振兴,理顺体制机制,深入开展“假赌黑”治理,足球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;不断加强体育安全工作,遏制“饭圈文化”,体育领域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。

  “建好用好场地设施是群众关心的话题,也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。”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表示,目前社区“15分钟健身圈”得到基本实现,群众因地制宜、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。

  群众健身空间不断拓展。积极开展“国球进社区”“国球进公园”活动,在近2万个老旧小区、5000余个城市公园配建了17万多套乒乓球台等小型多样的健身设施。同时,不断加大“三大球”场地、体育公园、滑冰场、滑雪场、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力度,截至2024年底,建成并投入使用1300余个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。

  体育场馆综合使用效益提升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累计投入56.5亿元,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,其中2025年补助了近1500个县级行政区域的3370个场馆,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成为新常态。

  品牌赛事吸引全民参与。每年贯穿全年、有计划、有节奏开展各项全民健身主题活动,广受群众欢迎。2025年“全民健身日”活动期间,全国共举办2.2万余场赛事活动,直接参与人次超1100万。首次以“大区赛”形式举办全国全民健身大赛,多达6000余场赛事走到群众身边。连续3年举办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,参赛总人次突破5800万,以体育在线方式便捷服务群众。

  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举办各类“奔跑吧·少年”活动14.5万余场,参与青少年达1.51亿人次,基本实现活动的年龄段、时段全覆盖。针对青少年常见的近视、肥胖、脊柱侧弯等突出问题,在12个省份初步形成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模式,试点学校“小胖墩”“小眼镜”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。

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体育产业稳步发展,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经达到了3.67万亿元,年均增速10.3%,增加值达到了1.49万亿元。

  政策保障更加有力。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顶层设计紧密衔接,新体育法增加了体育产业专章,编制体育产业专项规划,相继出台激发冰雪经济、促进户外运动产业、强化金融支持等系列政策文件,发布84项体育标准,构建起宏观引领、专项支撑、部门协同的政策矩阵。

  平台支撑更加有效。先后推出81条国庆、春节体育旅游精品线条户外运动精品线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,促进区域内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和协同发展。体育用品博览会、体育文化博览会、体育旅游博览会的影响力持续扩大。今年上半年,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超155亿美元。

  结构质量稳步提升。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龙头的体育服务业快速增长,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68.7%增至2023年的72.7%。以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为引擎,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,2024年底,体育领域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达146家,比2022年底翻了一番多。先进材料和技术等在体育领域加速转化应用,提高了体育产品的创新力和竞争力,碳纤维自行车、智能健身器材等大批高新技术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。

  经济贡献更加显著。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1.6%的速度增长,2023年占GDP的比重达1.15%,向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更进一步。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3811亿元,增加到2024年的9700亿元,年均增长26.3%,“冷资源”变为“热经济”。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,2020-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,体育消费潜力持续释放。

  “下一步,将对标体育强国建设目标,坚持规划引领、强化政策赋能、壮大经营主体、培育新兴业态,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杨雪鸫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